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3/3页)
之情,实非笔墨可以形容…    * * * * * * * *    “新眉?你怎么会到这儿来?”子扬赶紧收手。    想到刚才险些伤了自己人,他捏了把冷汗。    新眉抓住子扬的手腕,暗示他跟自己一道藏进刚才那棵古槐后。    “我是跟踪人来的。”两人藏妥身,新眉才道。    “跟踪?”    “是啊,我按贝勒爷吩咐,监看平贝子,今晚我见他房里早早就熄了灯,原以为没事,谁知道夜半就有动静。”    “你亲眼看见他从房里出来?”子扬仔细一回想,那黑衣人身形确实像平贝子。    “我不但亲眼看见,而且一路从他房间左侧的密道,跟踪到这里。”    “房间左侧密道?”    “这个平贝子鬼鬼祟祟的,这些日子我瞧那润王府里有很多古怪!”    “古怪?那人看起来老老实实的,会什么样的古怪?”    “润王府园子里的假山奇石,其实暗布五行八卦阵,只要阵头一起,外面的生人误陷很容易就会迷失!”新眉是江湖卖艺出身,打小跟着爹爹四处行走江湖卖艺,见多识广加以她的父亲在旁指点,她于是看得出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与其它术数旁门左道。    “不仅如此,润王府内奴仆看起来都不像寻常人,”新眉接下说:“他们个个身怀武艺,却装做全然不会武功的模样!”    “这不就跟牡丹苑里,那些保镳的情况一模一样?”    “正是!不过润王府这群人看起来更加诡异!”    子扬挑起眉。    “我瞧他们夜里时常在府里巡逻,好似趁着黑夜,在进行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这倒有趣!”    新眉朝那洞口张望。“这洞里头有什么?”    “就是上回我误打误撞,探到的那张图腾所在之处。”    “这么说,平贝子也知道这里?”    “看起来如此,而且他熟门熟路,看来不止来过一次。”    “这就怪了…”    “话说回来,贝勒爷和格格跟我约了三更在这洞口见面,却直到现在还不见人影。”子扬忧心忡忡。    “格格也来了?”新眉瞪大眼睛。“贝勒爷怎么肯让她跟着?”    “关于这点,”子扬笑得诡异。“我也觉得奇怪!”    “子扬,咱们需不需要进洞里瞧瞧?”    “不必,这回我除了摹拟图像外,里面我已经仔细检查过,没有任何机关。”子扬沉吟片刻,然后接着对新眉:“这儿咱们就别管了,我瞧他进去这头也翻不出个什么名堂来,我看咱们先回四合院好了,也许贝勒爷和格格已经先回去了,等不到他们俩我实在不放心。”    “可如果贝勒爷和格格没回四合院呢?”新眉问。    “那也得咱们先回去瞧过再说!”    “那还等什么,快回四合院吧!”    两人于是离开梯洞所在处,心急如焚赶回四合院。    然而子扬并不知道,禧珍与永琰两人,此刻正被因在他们脚下数里之处。    * * * * * * * *    禧珍张着小嘴看着眼前这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永琰,这究竟是什么鬼东西?”禧珍想不透所以问永琰。    永琰没吭声。他沉着地观察着眼前这前所未见的景象!    正确地说,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也没什么特异之处。门开后是一处极其宽敞、像是书房的地方、可这里头不但有许多排奇形怪状的椅子,前方还有许多排奇形怪状的桌子…    然而让两人惊讶不已的是“书房”前头那片怪异的大墙上,居然“画”了一个庞大、诡异的怪东西!可说“画”的并不贴切,那墙就像一面窗子,从书房内望去,就像从窗里头望到窗外头!    “那叫玻璃,可就算是进贡到宫里的宝贝,也从没这么净透的,更不可能有这样的手艺,能做成这么大片的玻璃框子!”永琰徐声道。    康熙三十五年,皇帝下令成立清宫玻璃厂。琉璃工艺技术,正式提升到量产出品的阶段。    “玻璃?跟琉璃有什么不一样?”禧珍眨巴着眼问。    “玻璃就是琉璃,也叫水玉,除了玻璃这个名词外,其它都是古名。”    “这么说,在玻璃另一头的,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吗?”禧珍跑到那一大片、足有她二十人宽的玻璃墙前,拿鼻子贴着那冰冰凉凉的玻璃片儿,瞪着另一头那庞大、诡异的怪东西。    “你不觉得,这个东西彷佛似曾相识,与我们今晚才见过的『怪东西』有一点相像?”永琰走到她身边。    “对呀!”禧珍想起来了!“这就像今晚我们在墙里密室,见到的那张怪图!那怪圆上画的就是这个!”    永琰也望向玻璃外。    那“怪东西”就在深达数丈的地底下方。这房间就好像筑在绝壁,透过玻璃框子能见识到外面及下头盯景象!    “老天爷…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禧珍惊叹着,目不转睛地。    原来真有其物!    而且如此巨大、古怪的物体,竟然就深埋在赵府的地底下。    “珍儿!”永琰忽然叫她。    禧珍转过头才发现,永琰已经不在她身边了。“咦?永琰,你站在那儿做什么?那不是咱们进来的地方吗?”    “不一样,咱们进来的地方是另一侧。”    “那你站在那儿做什么?”她走到永琰身边。    “这儿有另一道门。”他答,指着壁上的圆孔。    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永琰已经发现凡是那圆孔所在之处,必处于狼形壁面的高点。换言之,当他们坠落井底时,那条连接井底的甬道,壁面少说有三个以上的狼形起伏,依推断甬道里应该不仅止有一道密门。只过当时他们未曾仔细搜索。    “另一道门?”禧珍好奇地凑上去细瞧,果然发现另一个小圆孔。“你怎么知道这儿有门的,永琰?”    “你瞧,我们每回看见圆孔的地方,不都在那狼顶上?”    “对呀!”禧珍惊叹。“你不愧比我聪明那么一点点儿!”佩服不已。    “好说、好说。”他低笑。    禧珍于是拿起银珠塞入孔内,密门立即开启。    那里头仍旧是间封闭室的模样。    “看起来,这房间是所有通道最终目的地。”永琰拉着禧珍的手走进那另一间封闭室。    这回,那封闭室朝上滑动,片刻功夫已经停下,密门自动开启。    他们忽然来到了一个绝对意想不到的地方--    就是井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