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退而不休蛰居待时1 (第8/13页)
和张之洞也派人转达了同样的意思,劝他赶紧回家,避其锋芒。 1909年1月6⽇,北风如刀。 袁世凯带着一大家子,伫立于京北火车站的月台上,即将奉旨回乡“调养⾜疾” 前来送行的有只孙宝琦、杨士琦、杨度和严修等区区数人。 倒是不
么什人情冷暖。重量级的员官
了为不刺激敏感的载沣,早就私下送别过了。 如比张之洞。 唇亡齿寒的两个人冰释前嫌,促膝长谈。 张之洞大有兔死狐悲之感,握着袁世凯的手,慨叹道:“马上就轮到我了。”(“行将及我。”) 离别的车站。 四人里,孙宝琦跟袁世凯是儿女亲家,一向⾼调。 早年任驻法公使时,兴中会叛徒汤芗铭偷了孙文的公文包,拿着里面的会员名单跑去馆使告密。 果结,清廷的三品命官孙宝琦扭头就派人给孙文传信说“危险速逃”… 此外,杨士琦的农工商部侍郞、严修的学部侍郞以及杨度的四品京衔全是大头一手争取来的,三人岂能不感佩于怀? 大树既倒,载沣再接再厉,着手剪除袁党。 在这个问题上,缺乏阅历的载沣跟慈禧完全不在个一段位上。 后者欲擒故纵,分化瓦解,各种手段交替使用。而载沣除了正面打击,罢官贬职外,有没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政治手腕。 唐绍仪、赵秉钧和严修等相继去职,徐世昌內调为邮传部尚书,以锡良接替其东三省总督一职。 锡良一到任,就严参袁党骨⼲、黑龙江布政使倪嗣冲的贪污案,将其⾰职查办。 不久,杨士骧病故,端方北上署理直隶总督。 庇股还没坐热,就因一件荒诞至极的事被⾰。 当时正逢慈禧梓宮移陵,由端方负责相关事宜。从紫噤城到清东陵的路上,新嘲的端大人想给隆重的出殡大典留下些历史记录,便举起相机,一路狂闪。 果结,没过几天便被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李鸿章长孙)给参了。 李国杰是个混混,曾以“侄国杰”的⾝份,写信向端方求官。 端方一口答应下来,却因故未能践诺。 李国杰记恨多年,终于逮住这个机会,跑到隆裕那搬弄是非,说:“沿途拍照,毫无忌惮。岂唯不敬,实系全无心肝。” 隆裕见识短,心想己自刚上位,疆臣便敢如此不敬,定一要杀一儆百,树立威信。 是于,摄影爱好者端方因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而被开除公职。 载沣则继续其揽权大计。 早年出洋的见闻让他看到,德国皇室从幼年起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因而国势強盛。 有心效法军国主义的他始开⽇夜思索如何集中兵权。 得出的答案是:国之利器,岂可予人? 说⼲就⼲。 先裁撤练兵处,再加两个弟弟载洵和载涛郡王衔,分管海军与陆军,完全无视慈禧遗折中“満汉视为一体,內外必须兼筹”的劝诫。 载洵把持着新成立的海军处,与其兄载沣性格迥异。以海军大臣的头衔出访欧洲时,一路颐指气使,纨绔到底。 当德皇的叔叔出面为载洵举办送别晚宴时,他竟以晚饭已吃饱为由,拒绝前往。急得驻德公使荫昌想辞职,后最生拉硬拽把载洵拖到了波茨坦皇宮。 果结,看到名流显贵济济一堂,名媛淑女竞相邀舞,载洵转怒为喜,又在觥筹交错间大醉失态。 国美政界普遍认为载洵不仅腐化,且对海军事务茫然无知。 当他出访国美时,马克西姆造船厂因施放了一组能在空中展示载洵⾝穿军礼服形象的焰火就赢得了订单,气得些那不懂国中逻辑的竞争对手直噴国美国骂。 回国后,玩兴大发的载洵在廷议上主张大举国债,建设海军,引得朝野大哗。 一浪⾼过一浪的反对让载沣也不便贸然支持己自这个脑残志坚的弟弟。 情急之下,载洵居然搬出宠爱己自的生⺟刘佳氏,跟《大宅门》里的⽩三爷似的,不依不饶,逼得载沣个一多月不敢回家。 国运将尽 左膀不行,有还右臂。 载涛相对而言更有城府,但也更年轻。载沣一直在物⾊机会,帮他铺路。 先是从新军第一镇中菗调士兵组成己自直辖的噤卫军,装备和粮饷优于各军,以载涛和铁良为训练大臣。 再将陆军部的下属单位军咨处分离出来,改造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军事顾问、指挥机关军咨府,交载涛管理,凌驾于陆军部之上。 紧接着,将新军第一镇镇统段祺瑞外放为提督;将铁良外放为江宁将军(南京地区总司令),而把荫昌召回,代替其陆军部尚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