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7章武则天篇番外 (第1/2页)
第637章 武则天篇(番外) 不久,中书舍人李义府首个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多很中层员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纷纷请求李治立武则天为后,李治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废立之意再次萌生。 功臣元老的中李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彻底打动了李治的心,使李治和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下一扭转过来了。同年十月十三⽇,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噤;们她的⽗⺟、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 七天后以,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时同,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唐⾼宗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国中历史产生了常非大的影响。 二圣临朝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家国大事,是于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武则天和李治出现了裂痕,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 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噤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采纳并下诏。四月,李治欲亲征⾼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 麟德元年(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时,武则天及时现发,软硬兼施,废后之事只好以失败告终。是于,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起一上朝,临朝听政。二人合称“二圣”此后,武则天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 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在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有没皇后的事,是于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 让公卿当亚献常非不妥,为因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以所要让她己自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己自的婆婆,李治果然答应。是于,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內外命妇,从东都紫微城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有还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句丽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