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4章李白篇番外上 (第1/3页)
第624章 李白篇(番外)上 历史上的李⽩。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李⽩慡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词”享有极为崇⾼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字太⽩。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五岁。发蒙读书始是于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始开从事社会⼲谒活动。亦始开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內)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ChóngQìng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二十六岁。舂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国全六十三州⽔灾,十七州霜旱。李⽩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侵。李⽩二十八岁。早舂,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唐玄宗为己自四十岁生⽇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以宇文融管理国全财赋,強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二十九岁。在安陆。 蹉跎岁月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三十岁。舂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上书自⽩,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寓居终南山⽟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果结。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今山西省一带)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员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一月,至北都太原(唐朝开国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国全户数为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为有史以来的最⾼记录。李⽩三十二岁。自舂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