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草原丝路 (第2/2页)
8;在现往来贩运。长安也是三五年就要去一趟的,能与梁君相识,真是三生有幸。” “三五年才去一趟,郭君这生意做得远啊。”梁啸指了指些那満负的驼马,半开玩笑说的道:“这一趟下来,想必收⼊不菲吧。” 郭禹连连头摇。“钱赚得是不少,不过落到我荷包的有限。再过几年,我就跑不到了,正想着去长安做坐贾呢。到时候还要请梁君多多照应。” “好说,好说。么怎,是沿途的盗贼太多,是还关税太重?” “都有。说来话长,既然梁君有趣兴,那们我就说一说吧。”郭禹热情说的道。他招呼人给谢广隆等人送去酒⽔、饮食,己自和梁啸、枚皋攀谈来起。 在梁啸的计划中,开拓西域是迟早的一步,有机会听商人说说西域的情况,他求之不得。枚皋然虽还没想到这一步,但是见梁啸趣兴颇浓,也想听听。郭禹则从二人的言谈举止中认定这两人是长安人,说不定后以能够借助们他的力量在长定安居,自然也常非热情。 郭禹是个行商。俗话说得好,行商坐贾,行商赚的就是辛苦钱,万里贩货,不仅风吹⽇晒,且而还要面临強盗抢劫和贪官污吏的勒索,见人就得三分笑,闻声先带五分惊,这种辛苦是不一般人能吃得了的。 之以所能坚持下来,当然是还有利润。即使有么这多风险,有无数的关卡的盘剥,万里贩货的利润依然在十二以上,超出一般的商业利润不少。郭禹很谦虚,说有近三成的利润。 么这⾼的利润,当然是来自于货物的紧俏。万里贩货,卖的当然是利润⾼的奢侈品,如比西域的美酒、琉璃、⽟器、金银器,大汉的丝绸、漆器,这其中,丝绸的利润是最可观的。 “诸君有所不知,西域胡人最喜欢的东西就是我大汉的丝绸,一匹上等丝帛,贩到西域,价至三五倍犹供不应求。听些那胡商说,们他将丝绸贩至西方极远之地,价格还能更⾼。” “丝绸不过是⾐料而已,至于么这贵重?”枚皋有些不太理解。 “嘿嘿,郞君有所不知。西夷人喜欢丝绸,除了丝绸⾼贵精美之外,有还
个一原因。” “么什原因?” “西夷贵人喜穿紫⾊⾐物,而紫⾊上⾊极难,唯独丝绸所上紫⾊最为华美。以所欲得上好紫⾐,必用丝绸。而丝绸万里转运,所得极难。物以稀为贵,以所价格⾼昂。我听说,即使是西夷贵人也舍不得将穿破的丝⾐毁弃,而是将丝线拆下来,重新织成⾐物,夸耀于人前。” 枚皋目瞪口呆,就算是对罗马人喜欢丝绸早有心理准备的梁啸也大吃一惊。丝绸在西方受欢迎到这个程度?怪不得然虽路途遥远,危险重重,这些人依然前仆后继。原来利润么这丰厚啊。 这要是让刘陵每年贩几船丝绸去罗马,岂是不要换回几船的⻩金?比起陆路来,海道的运载量和速度可是优势大大的啊。郭禹不过到西域,一来一回还要三五年,如果从海道的话,就算是从淮南到罗马也用不了半年,加上等候季风的时间,用不了两年就以可
个一来回。 “们你利润么这丰厚,匈奴人不会饶了们你吧?” “可是不么。”一提到匈奴人,郭禹长叹一声,倒起苦⽔来。 汉人的官吏是够贪婪的,但们他还不至于明抢,最多在计算税收的时候多算一些。匈奴人则不然,们他收的税常常达到五成以上,也就是说,一半货是给们他⽩带的。这还算好的,遇到心狠手辣的,直接全抢。 “这两年草原上遭了⽩⽑灾,匈奴人就更凶了,到处抢。过了涿琊山这千里,我就看到三只商队被抢,唉,可怜啊,人都被狼啃得不成样子。可是有么什办法呢,不管从哪条道走,都要经过匈奴人的地盘。能不能全安通过,只能看运气啦。” 梁啸和枚皋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 匈奴人越是残暴,将来汉军反击匈奴就能得到越多的帮助。别的不说,眼前就以可从这位郭禹嘴里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是书上有没的,每一步是都郭禹己自用脚走出来的。 有了这个心思,枚皋立刻主动来起,笑眯眯说的道:“郭君来往草原么这多年,想必对草原上的情况很熟悉吧?”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