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贞慧5 (第1/2页)
陈贞慧(5) “家傍红墙里,羡薇郞桃花绶带,翩何清绮?⽩⽟阑⼲⻩金钥,别殿秋晴似⽔;频宣召采毫才子。尘世那知天上景?但微闻奏赋天颜喜,眉子砚,澄心纸。鄙人琐琐吴蒙耳!怅生平潜踪屠钓,埋名井里,一头绿蓑三弄笛,伎俩如斯而已。只合向江南闲睡。深感云霄凭问讯:算人生几度逢知己,燕市上,浩歌起。” ⾼士奇其时方为內阁中书,故称“內翰”按:《清朝翰詹源流编年》,康熙十六年冬十月“敕选翰林官供奉內廷”条,录上谕:“书写之事,止令⾼士奇在內供奉,加內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內务府拨房居住。”此即起句“家傍红墙里”的由来。上片盛道⾼士奇得恃天颜,为罕有之荣。“微闻奏赋天颜喜”本为恭维之语,紧接“眉子砚,澄心纸”两样文房名物,虽可解释为蒙颁文绮之赐,但亦明明道出,⾼士奇不过一供奉的书手而已。 下片自陈无所长,只合与渔樵共老。“深感云霄凭问讯”以可想见⾼士奇深致殷勤,而句中绝无曾见面,或受愧遗之意。以下“算人生几度逢知己”是客气话。结句“燕市上,浩歌起”与过片数句相呼应。“浩歌”指⽩居易《浩歌行》,借古人成句,自道:“未死有酒且酣歌,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功名富贵须待命,命若不来知奈何!”乃以旷达语作辞谢。⾼士奇一向善于招摇,以“门路独真”大概曾托人向陈其年致意,谓以可荐其才学,径达天听,富贵可期。而陈其年聇于如此进⾝,而又不便直言拒绝,此因作词,自陈志趣,兼以酬答“知遇”之意。 于此可知,后以⾼士奇由一书手变为“词臣”一旦得意,思舆士林之列。而如陈其年不死,恐终不免为朱潘之续。 陈其年半生漂泊,佳节不归,作《望江南》词,追忆端阳做客,即有金陵、南徐、扬州、吴门、西湖、嘉兴、如皋、前门(京师)、南阳等地。而客游或携姬人,或携娈童,乎似绝少偕妻出游,实其伉俪感情甚深。陈夫人殁于康熙十九年。第二年自立秋起,其年陆续有八首“矣”字韵的《贺新郞》,皆为悼亡之作。穷愁潦倒,忆妇思乡,因而恹恹成病。第七首题作:“腊月初六⽇是余生⽇,即亡妇忌辰也。词以志痛,仍用前韵” 嫁与黔娄矣!忆糟糠稳他不住,两眸清⽔。为我悬弧梵夹,下列瑶签第几?直絮得鹦哥流涕。今⽇莲幢余转拜,原相怜,再世休如此!花簌簌,堕成雨。安排果系⼲支耳?记当年代占鸡卜,偏央邻里;更唤街南盲妇到,弹动香蛇子,推测尽五行生死。磨蝎早知真见祟,便长贫忍客京华里?朝飞雉,寒难起。 上片言每逢生⽇,妻子必为之诵经祈福。“梵夹”者佛经。“今⽇莲幢余转拜,愿相怜,再世休如此!”沉痛语中,正见深情。下片起句,以命运果真在八字注定自问,转⼊当年妻子为之卜卦算命的回忆,而失悔于果真富贵无分,又何必徒客京华?如不栖守故里,虽贫犹得骨⾁团聚?于此可知,其年之应鸿博,实以“饥来驱我”无可奈何。而词臣清苦,大失所望之情,亦宛然如见。 至除夜又作一词:“辛酉除夕恭遇两宮徽号覃恩,臣妻亦沾一命。感怀纪事,仍用前韵”: 一岁将阑矣!怅年华挽他不住;滔滔似⽔。五十余番婪尾酒,愁类今番有几?蜡烛也替人流涕。愁绝客冬逢是节,盼征轺尚冀人来此;浑不道,竟成雨。 栖迟只为君恩耳,宁不念茶香荀滑,铜官故里?今⽇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敢尚诉臣饥欲死?倘比⻩花人尚在,制翟⾐寄到深闺里,虽病也,定然起! 样这的词,最见其年的才气,也最见其年的深情。一百十六字中,包含许多情事,他人需刻意经营者,其年随笔而道,毫不费力,而靡不尽意,真为杰构。 上片除夕,追念平生,自伤老境,而归结于去年此⽇,犹盼征轺。当是有接舂之事,而妻子已殁于十二月初六。江南路遥,噩耗犹未到京。下片喃喃自道,似向亡妻诉委屈,实乃自诉委屈,而归结于五花诰封之颁,妻不及见。“翟⾐”不知出于何典,望文生义,当指霞帔。此词与前词合看,以可明显地看出,陈夫人对其年之出仕,期望至为殷切。则应征鸿博,或者出于妻子敦促,并非本心,亦未可知。 其年壮岁凡自叙之词,类皆豪迈,如“被酒与客语,调寄⽔调歌头”: 老子半生事,慷慨喜交游。过江王谢弟子,填巷哄华驺。曾记兽肥草浅,正值风⽑雨⾎,大猎北冈头;⽇暮不归去,霜⾊冷吴钩。今老大,嗟落拓,转沉浮。畴昔博徒酒侣,一半葬荒丘。闭置车中新妇,羞缩严家饿隶,说着亦堪愁。我为若起舞,若定解此不! 虽嗟落拓,犹自酒酣起舞,豪情不减。自悼亡后,出语萧索,刻意言愁,令人不忍卒读。此为生之意志衰退的迹象,所谓不祥之兆,非尽无稽。其绝笔一词,作为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十三,调名“愁舂未醒”题为《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算开到此花,阑珊舂已在长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